端午除了吃粽子、划龍舟、掛香包之外,其實跟女性很有關係?
對的,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身在端午心在女的『女兒節』,還有跟女性息息相關的小故事吧!
#始源—避惡月
在古時候的端午節,為了趨吉避凶,希望將不吉利、壞事、有毒等人事物驅除
,就像是我們常見的香包驅蚊(害蟲)、雄黃酒解毒剋害蟲如:蠍子、蛇(白蛇傳的白素貞也是喝了雄黃酒露出尾巴),總觀以上不難發現其實端午就是一個 #避開惡運的月份。
那跟女性有什麼關係呢?
女性在那個時期一直是有『不潔』『污穢』等象徵,所以在端午時,出嫁之女性需要回娘家『避邪』,對,邪As herself。其實回首歷史來看,連龍舟在那時候都不能由女性觸碰,不僅玷污『龍』如此吉祥神物,更是不可沾染。
當然在理史時間軸後面時,人們也漸漸放下這麼沒有人權的典故,反而就演變為女兒回娘家的多一天Bonus,即使在那時女權並未抬頭,但可以見得時代的推移進步。
#手工藝大集合—女工做不完
每年端午的這一天,所有女性,出嫁的、未出嫁的,都需要做一大堆的手做。除了粽子這項代表性的料理之外,日常用的髮髻材料(赬桐花、月桃花)也是這時可以採摘製作、用彩色絲布做成各式型態的動植物(也是髮髻的一種,叫豆娘)、小孩手上戴的五彩絲線編織手環『長命縷』、小孩脖子上的錢幣或是金鎖『端午鎖』,以為這些夠多了嗎?還沒完呢!
大家是不是都忘記香包了呢?在那時候,女性要是已出嫁的狀態,做的香包就是為了要『興家旺夫』用;要是還沒出嫁,香包就是做給喜歡的男性,讓對方為自己的手藝『打分』(聽起來有夠像情人節巧克力)。
#白蛇傳—其實是女性想顛覆傳統的悲劇
相信身在華人社會的各位,沒看過也肯定聽過『白蛇傳』這個故事吧!
小時候覺得是淒美的愛情故事,長大後的你們,若是再回去看過一次,其實可以看到很多對女性不友善的情節,如:白素貞對自由愛情的理想追尋,加上成婚後開外掛協助許仙當醫生(許仙根本不會醫術,都是靠老婆抓藥),如此事業有理想的女性,最終被當時的父權(法海)社會壓迫,就算妳能力再好,不是人類(男性),妳就該待在妳『該』待的地方。
雖說這篇作品在當時看來已經是非常前衛了,但可以由結局看出白素貞對世界的無奈,
最終也為了家庭犧牲了自己。
#不是一蓋否定,只是能重新多想一次
反觀現今社會來說,女權運動已經是很主流的文化了,但回首歷史可以讓我們了解,淺移默化與所謂『習俗』,都能反應當時的人權思想;並不是說反思過後全否地所有習俗,而是給予人們多次思考與檢視的機會,讓整個社會更加友善與美好。
留言列表